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2/4/13 13:30:01 发布次数:[]
相对于步行功能,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更慢,也更多手功能残疾。一般来说,中风一两周后,患侧手因为瘫痪没有运动,手开始水肿。后期因为水肿导致患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,严重的还会导致肩手综合症等其他并发症。
● 神经恢复黄金期(卒中后一周以内)早期介入
——促进神经恢复
● 有效肌肉收缩的肌泵效应
——预防手肿
● 预防手肿是后期避免关节活动受限和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关键
● 屈肌和伸肌交替收缩(抓握—伸展)
——预防和减轻痉挛
早期利用功能性电刺激肌肉收缩产生本体感觉传入,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是诱导手功能恢复很好的手段:通过功能性电刺激加强运动输出和感觉传入,以诱导支配手的脑功能重组,从而加快手功能恢复。
因此,现在国内外临床指南都要求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干预。
《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》
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
脑卒中早期应重视瘫痪肌肉的肌力训练,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,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功能
(I级推荐,A级证据)。
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功能电刺激治疗,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
(I级推荐,A级证据)。
见下图一。
《美国成人脑卒中康复临床指南》
AHA/ASA
对于中风后头几个月极少主动动作或有肩关节脱位的人来说,可以考虑功能性电刺激。(IIa级推荐,A级证据)。
见下图二。
《英国成人脑卒中康复临床指南》
NICE
不应常规进行上肢和手的电刺激(P27);
推荐进行功能性电刺激(P29);
单纯的电刺激没有证据证明有效(P33)。
见下图三。
上肢功能性电刺激系统
● 神经内科早期干预的利器
● 手腕保持功能位
维持手功能的基本前提
● 屈指肌群和伸指肌群交替收缩
预防痉挛的重要方法
● 大鱼际刺激恢复拇指功能
手功能最重要的保障
临床使用案例
产品特点
1、多通道、程序化
2、刺激多块肌肉收缩
3、操作简便
4、高标准锂电池安全耐用
5、一次充电满足全天使用
6、无线可穿戴式
医用联系方式:
0519-86578353/5 13338191616
家用联系方式:
0519-81165776 15306121137
生产商: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经济开发区长扬路9号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C3
售后服务热线:400 710 9595 传真:0519-81166699
www.czyasi.com E-mail:ys@czyasi.com 邮编:213149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苏)-非经营性-2021-0148
备案号:苏ICP备05084039号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7-2020 常州思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扫一扫,关注我们微信